公司注冊資本新要求及常見問題,填寫公司注冊資本不是越大越好
隨著公司注冊資本的改革,我在注冊公司時,注冊資金不用實繳到位,而是實行認繳制,意思就是說注冊資本可以隨便寫,也不用當場繳納,而是在規定認繳期限內實繳到位即可,打個比方,假如你公司成立日期是2018年8月8號,而你的經營期限是到2038年8月7號,那你的注冊資金應該是在2038年8月7號前實繳到位就行了!但是,問題來了,注冊公司的時候注冊資本越多越好嗎?相信你看完下文你就明白了!

公司注冊資本最新要求:
在2006年《公司法》實施后,注冊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:
1.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 ——新《公司法》第26條;
2.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,且股東應當一次繳足出資額 ——新《公司法》第59-64條。
3. 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500萬元 ——新《公司法》第81 條;公司注冊資本變化,2013年《公司法》修改之后,全國取消了公司設立的最低限額。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、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、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;新公司法對注冊資本規定作出了較大改動。新法規定,最低只需3萬元即可設立有限責任公司,設立股份有限公司也只需500萬,可分期繳付,對無形資產不作規定,改為規定貨幣資產不得低于總資產30%。公司注冊資本是公司作為一個經濟主體,對外宣稱的能承擔的責任大小!先普及下,為什么大部分的公司叫“XX有限公司”或“XX有限責任公司”?這里的有限責任,指的就是公司的股東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有限的責任,而責任的額度就是公司的注冊資本。

注冊資本并不是越多越好
我國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實行注冊資金認繳制。注冊公司門檻降低,無需注冊資本驗資報告。
理論上,除了仍舊實行法定注冊資本的行業外(比如銀行、保險、證券、融資租賃、建筑施工、典當、外商投資、勞務派遣等十四類行業),注冊資本隨意設定都是可以的。
但作為創業者,應當有比較嚴謹的法律意識,建議考慮以下幾點因素:
1、注冊資本寫多少,參考所在行業資質要求
例如,互聯網公司申請ICP經營許可證時,ICP經營許可證要求公司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;天貓、京東也對入駐平臺商家提出了標準:注冊資本為200萬以上。其他需要資質/資格的,如招投標等,參照行業通行做法就可以了。
2、注冊資本越大,承擔風險/責任越大
比如:一家注冊資本為100萬的公司,A占70%股權,所以需要出資70萬。后來公司經營不善,欠了1000萬的外債。那么A最多只需用他70萬的出資額來承擔責任,超出的部分就和他沒關系了。但如果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0萬,A依舊占70%的股權,那么A就要承擔700萬的責任!
3、一個小的考慮:印花稅
每年年底,企業要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。例如一家科技類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萬元,如果企業完成實繳,那么,企業的印花稅將是500元。說個極端例子:2016年,安徽一家餐飲公司注冊資本為50,000億元(3個騰訊的估值),如完成實繳,印花稅將達到25億元。所以那些想要偽裝成億萬富翁的“創業土豪們”要慎重了。所以,注冊資本并不是越大越好,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走的是股權融資的路,最重要的是股權比例,而不是注冊資本。
注冊資本怎么確認已繳納?
公司成立后,需要在銀行開設一個企業銀行賬戶。股東個人(或單位)從自己賬戶向公司賬戶轉入應出的資金即可,轉賬資金用途里要寫上“投資款”即可。
之前在實繳制的時候,注冊資本是需要驗資報告的。現在多數情況下已經不需要了,只有一些招投標項目或者比較大型的合作伙伴,為了確認合作公司的注冊資本已經實繳,需要合作公司出具驗資報告。驗資報告可以在實繳完成后,找會計師事務所來出具即可。

注冊資本的一些常見問題:
1、注冊一家100萬注冊資本的公司,后來不想經營了,需補全這100萬嗎?
這里分兩種情況:
1)公司沒有外債,不想經營,想注銷
不需要,公司沒有外債時,不涉及補償別人的損失。直接走正常的注銷流程即可,不需要把錢補全后再注銷。
2)公司有外債,不想經營了
需要,需要把欠別人的錢還上。“認繳制“只是不用現在一次性把錢掏出來,但是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在的。你需要按照你所占的股權比例,承擔對應的債務責任。
2、注冊資本可以使用嗎?
可以使用。注冊資本就是公司的錢,就是公司用來花的。一般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:日常經營運作、發放員工工資、進貨、購買辦公用品等。但是,注冊資本不可以隨意支給個人使用,如果需要給個人打錢,必須要有相應的發票報銷,或者走工資、勞務費用、獎金等形式。

最后小編提醒各位:合理的根據公司業務需要來理性填寫公司注冊資本才是正確的選擇,以免后期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,那就得不嘗失了!




